其他挫折還包括,未能與唱片公司達成允許谷歌新推出的互聯網音樂服務銷售歌曲和專輯的協議;公司6月公開披露中國境內的“搗亂分子”入侵了Gmail賬戶;7月競購北電網絡有限公司(Nortel Networks Corp.)技術專利落敗,谷歌說這是促使其收購摩托羅拉的一個原因。
但據佩奇的同事說,過去幾個月發生了很多事,佩奇應對的方法是集中解決自己控制范圍內的事務,包括開拓新業務。
谷歌Chrome瀏覽器及操作系統負責人皮查伊(Sundar Pichai)說,佩奇對公司內外的所有事務都了如指掌,而且會加以關注;雖然他要考慮到所有這些事情,但他工作的方式是高度關注產品和用戶。
同時也不乏積極的一面。他對公司的重組得到了員工的極大支持;4月,政府批準了谷歌收購ITA Software的申請,這項交易有助于谷歌建立旅游搜索服務;公司初涉社交網絡的產品Google+獲得了初步增長。員工也稱贊佩奇推動改變了搜索引擎和Gmail等許多服務的外觀。
佩奇還聽取批評意見。對于眾人對谷歌增長速度的疑問,華爾街分析師曾在4月份抱怨說,佩奇在第一次財報電話會上說的太少。在那次會議上,佩奇說公司的業績和前景讓他非常激動,但沒有談自己的戰略,也沒有留下來回答分析師的提問。
但在7月份取得更強勁業績之后的季度電話會議上,這位新CEO全面闡述了自己的戰略。其中,他說,谷歌將不難找到利用其Chrome瀏覽器、YouTube視頻網站和安卓(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的增長掙錢的辦法。目前全世界逾1.35億臺設備都安裝了安卓系統。
佩奇在那次會議上說,谷歌只發揮了1%的潛力,正因為如此,我才努力領導這家公司登上新的高度。
投行Stifel, Nicolaus & Co.分析師羅翰(Jordan Rohan)說,佩奇在如何與投資者溝通方面學得相當快。他還說,很明顯佩奇不滿足于谷歌在網絡搜索領域的龍頭地位,打算讓谷歌在更多領域占據龍頭地位,盡管這樣做引起了政府更嚴格的監督,并使它的前進道路更加崎嶇。